普京离开蒙古后,俄罗斯国内传出风声,中俄管道可以绕开蒙古? #硬核深度计划

  • 唐驳虎主笔
  • 2天前

普京结束访问并离开蒙古后,俄罗斯国内有人传出风声,中俄管道可以绕开蒙古。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日前表示,如果有必要,俄罗斯可以绕过蒙古建设一条直达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他是在出席与海参崴举办的东方经济论坛期间发表的上述观点。而这个时间点恰逢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了对蒙古的访问,并由俄罗斯官方媒体塔斯社放出相关报道。再结合他的特殊身份,因此这番表态值得关注。马斯洛夫称,目前就中俄蒙天然气管道的谈判十分复杂。第三,国对蒙古施加了很大压力,俄方明显看到了美国的影响。他说,蒙古正试图提高过境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讨价还价是正常的,但蒙古要记住,这绝对不会是一个容易做出决定。马斯洛夫强调,如果蒙古无法做出决定,那么俄罗斯很可能会选择一条直达中国的路线。从理论上讲,目前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三号的项目是可行的,西伯利亚力量是俄罗斯的,脚踏已经通气。近五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一号谈判中的中俄蒙天然气管道是二号。至于三号管道,有些峨眉会把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称作西伯利亚力量三号,但这并非官方叫法。更重要的是,这条管道的最大输气量为每年一百亿立方米。相比于中俄蒙天然气管道的五百亿立方米差了不少。中俄虽然在二零二二年二月签署了供气合同,但管道尚未开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论是什么复杂谈判,美国的压力都是借口。在中俄蒙天然气管道的问题上,俄罗斯主要有两点对蒙古的不满,一个就是马斯洛夫自己提到的,蒙古想要提高过境费,并为此跟俄罗斯讨价还价。之前有说法称,蒙古大约每年能拿到约十亿美元的过境费,对于人口仅为三百四十万的蒙古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摊到每一个人头上,就是每年两百九十美元。另一个就是上个月有蒙古官员向媒体透露,蒙古没有将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列入二零二八年前的国家规划中。因为他们认为中俄间的价格谈判迟迟没有新的进展,所以项目可能会搁置。这次报道立刻引起了俄方的注意。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先是强调,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处于高度的准备状态,只要中俄能够就天然气定价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项目就可立即开工。随后,普京在访问蒙古期间也提到了该项目,表示该项目的设计文件已经完成,而且俄方正在考虑通过该管道向蒙古提供廉价天然气的可能。普京说,我看到俄蒙在天然气领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一边是考虑向蒙古提供廉价天然气,另一边是如果有必要,可以建设一条绕过蒙古的管道。很明显,俄罗斯是在对蒙古软硬兼施。如果蒙古能够重新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参与管道项目谈判,那什么廉价天然气小型核电站稳定的电力供应,这些都好谈。如果蒙古还是跟俄罗斯谈不拢,并继续以谨慎的态度看待该项目,那么这些好处恐怕就没有了。从目前的客观现实来看,俄罗斯其实是不想让管道绕开蒙古的,软硬兼施的目的还是希望蒙古能够改变心意。首先,中高锰天然气管道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经持续了近五年,如果要重新选择路线绕开蒙古,那么就意味着这五年的工作基本白费,包括可行性研究、路线设计、环境影响评估等等。我们倒是不急,但俄罗斯如果要再等一个三五年,那就难受了。其次,如果要绕开蒙古路线的选择,也是一个要重新考虑的问题。这条管道最早在规划的时候,俄罗斯其实是想通过阿尔泰山脉直接连接中俄的天然气从新疆进来。但后来考虑到成本、环保等因素,这一方案最终被放弃。东北这边我们已经有了一条东线管道,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再新建一条。在二零二零年的时候,俄罗斯曾考虑从哈萨克斯坦过境进入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方案。当时的哈国能源部长诺加耶夫也为此与俄方进行了讨论,但最终中俄还是选择了过境蒙古的方案。在莫斯科眼里,如今的阿萨克斯坦相比于五年前要不听话的多,所以很难选择该路线。第三,即使不论是过境蒙古,还是过境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要建的不仅仅是一条天然气管道,更是希望在过境国建立更多的影响力,让这些周边国家与自己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形成利益捆绑。而莫斯科支付的数亿美元过境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收买人心的手段。所以别看这些俄罗斯官方媒体放出的口风很强硬,但实际上克里姆林宫并不想让管道绕开蒙古项目被迫重启。更重要的是,就算俄罗斯绕开了蒙古,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仍待解决,那就是对华出口管道天然气的价格谈判。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