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连续三月减持美债给了特朗普政府最沉重的一击,黄金储备再创历史纪录,去美元化进程持续加速。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五月,中国减持了九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债,持仓规模已经降至七千五百六十三亿美元,为十六年来的最低值。英国已经超越了中国,成为美国政府的第二大海外债主,这也是中国第三个月减持美国国债。今年三月,中国减持了一百八十九亿美元的美债,四月又减持了八十二亿。中国近期持续减持美债,首要目的是借此来推高美债的收益率,增加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对美方在贸易等领域的行动实施反制,来增加手中的谈判筹码。次要目的是趁着近期美元收益率的波动,欧债收益率提升来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而从长期发展角度看,中国自二零二二年之后,逐步将手中的美债额度从上万亿美元降到现在的七千五百多亿,且保持这种减持趋势,更多的是在国际经济外交安全局势变化之下的一种必然选择。第一,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越发严重。四月的时候,美国的联邦债务总额就突破了三十六万亿美元。美国政府的预期年利息支出超过九千五百亿美元,债务膨胀越发严重,很多评级机构已经下调了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特朗普刚刚艰难通过的大而美法案,避免了美国在短时间出现债务违约情况,但也在造成美债收益率波动之余,加剧了美国的长期性债务问题。中国需要未雨绸缪,规避未来美债出现问题、自身利益受到影响的潜在危险。第二,中国现在减持美债,也是顺应了去美元化浪潮,释放出更多的资金来推动金砖等框架下的跨境支付合作。巴西沙特等国家近期也在适当减持美债,降低美元资产在本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第三便是西太平洋安全局势的紧张,使得中国必须未雨绸缪,为未来可能的地区冲突做准备。目前,朝鲜半岛、台海与南海的安全局势都不太明朗,尤其是在台海方向,台当局正在通过举行大规模军演等活动,大搞以武谋独倚美谋独,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有所升高。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美国等方也许不会出兵干预,但必然会像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付俄罗斯那样,从金融等多个领域出手来打压中国,甚至有可能冻结中国的海外资产。中国需要提前进行外汇储备调整,避免重蹈俄罗斯的覆辙。具体手段便是持续减持美债,同时提升黄金等资产在外汇储备之中的比重,尤其是作为硬通货,可以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正在逐步替代美债。在中国外汇储备之中的角色,去年十一月以来,中国央行已经连续八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量达到了七千三百九十万盎司,约合两千二百九十八点五五吨。需要补充的是,尽管手握大量美债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减持美债一事不能求快,只能像现在这样稳步进行。若是中国真的敢在几个月内把七千多亿的美债都抛售出去,必然会引发美债价格的暴跌,进而带动全球金融市场崩盘。中国持有的美股等其他美元资产必然会大幅贬值,欧债等非美元资产的价值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任何一种资产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与高流动性,可以用来完全替代这七千亿的美债。欧债市场规模有限,日元债券流动性不足,黄金市场又缺乏在短时间内吸纳巨额资金的能力。况且,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决定了中国需要保留美债这个最大的金融筹码,以便在未来应对美方可能的各类行动。举例来说,如果中国通过抛售美债,导致美债利润率上升,美国政府每年就必须拿出更多的钱来偿还债务。以现在的美国国债规模利率每上涨百分之一,美国政府可能就要多花数百亿美元来还债。要是美国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引发了信用危机,对于美国经济的冲击更为严重。这是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难以承受的。所以,在适当减持美债的同时,中国需要留一些美债在手里,以防美国人在未来的经贸交锋中狗急跳墙。综合来看,中国持续减持美债的行动,本质上是一次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经济战略调整,折射出中国在全球局势变换中的清醒认知。去美元化不是一场豪赌,而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中国不仅需要通过减持美债的行动,确保在未来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与主权完整的过程中,不会面临类似俄罗斯的困境,也需要通过保留一定规模的美债为盾牌,抵御西方可能的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