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权威,成为孩子一生的噩梦 #家庭教育 #养育 #孩子成长 #权威 #霸凌 @一休亲子

  • 一休心理
  • 4天前

如果你的孩子怕你,那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必须得有害怕的人,于是就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有的人阴阳怪气攻击孩子的意志,有的人持续否定打压孩子的自信。有的人用威胁恐吓来控制孩子的言行。有的人用道德绑架来奴役孩子的人格,这不就是霸凌的表现吗?只不过你是孩子的父母,将这些行为自我合理化了而已。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长大后讨厌你,远离你,变得叛逆、冷漠、孤僻、软弱,没有自信心,缺乏安全感,甚至抑郁消沉的话,就尽快停止你现在打压的行为。今天这期视频,我将从亲子关系的本质出发,教会你如何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理解孩子情感需求的前提下,让孩子尊重你,更爱你。视频很长,但值得你耐心看完。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只有听话懂事,服从自己的命令,才能走上正轨。有出息。你想证明你是对的,你想证明你是权威,但你错了,你的强制与压迫并不会让孩子真正认同你的观点和做法,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小时候,他没有自主能力,他需要你的养育,所以你可以欺负他。但他长大以后呢,一旦他到了青春期就会开始反抗。所以不是孩子突然变了,而是因为他忍了太久了,而有些被过度打压的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也不会反抗,而是学会了屈从。在你看来,他完全按你的要求行使。你以为你的恐吓式教育奏效了,你以为孩子听话懂事了,但他也越来越怕你了,甚至是讨厌你,迫切的想要远离你。这些因过度打压留下的心理创伤,是需要用他后面的人生去慢慢修复的。但在我实际的咨询中,大多数人是不能靠自己治愈的,这种伤痛会跟他一辈子。那当这些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社会,他的屈服就会成为他在人际交往和职场发展中的最大阻碍。一个连在家里都不敢说不的孩子,到了外头只会更软弱,更怯懦。他跟别人相处,要看别人的脸色,别人稍微有点不高兴,他都会觉得这是不是我的问题。做事稍微遇到点挫折,他就退缩,于是他就会成为别人眼中那个好欺负的人。有的人会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不好的伤痛会慢慢被遗忘,就不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潜意识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存储的那些未被意识层面处理的情绪记忆。这些伤痛记忆会在无意识中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情感反应和认知方式。所以在童年时期遭受的压抑经历会形成潜意识内容。在他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悄然发挥作用,让他们不自觉的重复上一代的行为模式。尽管他们在意识层面抗拒,但潜意识的力量往往更加强大。这种代际传递就像一个难以打破的循环,不断塑造着相似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所以,如果父母在潜意识里就认为孩子必须得顺从,我不能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那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扼杀。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变得胆小、怯懦、自卑、抑郁、麻木、冷漠、缺乏主见的话,就一定要停止这种扼杀行为。这时,很多父母就迷茫了,骂也不能骂,打也不能打,那我还任由着他胡作非为吗?当然不是,如果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一定是你的方法错了,那又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孩子既保持自身的个性与活力,又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同时还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呢?首先,你要允许孩子适当的顶嘴和叛逆。如果你要求孩子什么都得听你的,他在你面前不敢说,不敢做,那在外面被人欺负了,什么也不敢告诉你。如果你在潜意识里面就觉得孩子应该无条件服从,任何时候都要乖巧听话,不能有丝毫违背大人意愿的表现。那这其实是在压抑孩子的天性,阻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只有允许孩子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把家庭营造成为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安全空间,才能让孩子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成长,建立起自信和自尊。其次,作为父母,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当你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你就要去想想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因为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表现往往是对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的一种反射。你要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持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与情绪管理能力,孩子才能从你身上汲取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他才会知道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状况,并且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塑造优秀的品格,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你要知道,教育是要用爱来驱动的,而不是被恐惧驱动,别把错误当成地雷。要把孩子犯错看作成长的机会,你不用接纳孩子所有行为,但可以接纳他所有的情绪。要允许他有自己的主见,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养育出的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而不是社会的奴役家庭的囚徒。好了,各位今天的视频内容就到这里,感谢你的点赞、收藏和转发,我们下期见。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