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平安的福满分二,三怎么样既可以有保障,还能有返本,值得买吗?我想说这类产品如果说你买的不对,可能要损失超过二十万。这是一位朋友发来他的方案。他今年三十岁,缴费二十年,每年保费七千七百一十元,保额三十万,保至七十岁。如果说重疾没有发生理赔,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返还所交保费,那么我们买保险一定不要只看广告,要透过产品的表象看到保险配置的真相。首先先不说这个产品好不好,你买这个产品就违背了保险配置的核心底层逻辑,专款专用,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的需求是想买一份重疾险的保障,而且这个钱呢尽量能够返本。而这个产品虽然既有保障又可以返还,但是保障和返本是不可兼得的。因为返本的前提是重疾,没有理赔过才可以返本。如果说重疾发生过,理赔是不能返本的,相当于我们花了两份钱,最后只能二选一。那么如果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看看能否实现保障做的更好。同时在满期的时候也可以实现返本,甚至有更高的收益。也就是说,既要满足有保障,也要有返本,两者可以兼得,这是可以实现的。我来分析一下怎么实现,我们先看满分,满分。二三需要付出的保费成本每年是七千七百一十元。二十年的医疗费十五点四二万。一定要记住这个数字。如果七十岁之前没有出现重疾,那么这个保费是可以返还的。如果说重疾中间发生了理赔,保费就不再返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出险,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拿回十五点四二万。如果说出险了理赔,那么可以拿回三十万,那么用专款专用的思路来进行配置。首先将保障和返还两个责任分开。按照这个重疾保障,我挑选了一款中国人保的产品,名字就不说了,代号人保重疾也是缴费二十年,保质七十岁,保额三十万。它是一个款纯重疾,不返还,只有福满分不到一半的价格。这两款产品的保障是非常类似的,重疾责任都是保一百二十种疾病。赔一次中症责任福满分是二十种,只赔一次赔付百分之五十的保额。人保重疾是赔三次,每次赔付百分之六十的保额。轻症责任福满分是四十种。赔六次,每次赔百分之二十的保额,而人保重疾呢,是赔五次,每次赔付百分之三十的保额,都是缴费二十年,保额都是三十万,等待期也都是九十天,而且都有轻症和中症的豁免责任。但是价格上浮满分是七千七百一十元,累计缴费十五点四万人。保重疾是三千六百元,累计缴费七点二万,每年相差四千一百一十元,二十年累计相差八点二万。那么有人会说缴费是少了,但是前面的七点二万是白白花掉了的。但是我省下了八点二万的成本,我继续按照专款专用的思路,将八点二万的保费专门配置成储蓄型的保险。我挑选了市场上很好的一款年金险,我们就叫他好年金。既然是保到七十岁,那么这笔钱相当于退回来,是当养老金来用的。我按照缴费期十年,每年八千元来进行计算,累计缴费八万元。首先它有第一个功能,到七十岁的时候,从七十岁开始每年可以领取八千八百一十九元的养老金。活多久领多久,一直领到身故为止。如果不想当养老金,按照返还的思路看,什么时候可以把福满分所对应的十五点四万的保费领回来,参考这个现金价值表。大概到五十七岁的时候,现金价值账户里面的钱就已经达到了十五点四万。此时就可以把这个钱全部取出来了,而且前面单独买的人保重。疾的保障是继续有效的,相当于提前了十三年就可以实现保费的返还。因为这是两个相互不冲突的保单,专款专用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在这里,各保各的互不冲突,保障最大化,收益最大化。如果五十七岁不取出来,按照重疾的保障年限到重疾结束的时候,也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再取出来七十岁时候的现金价值此时已经超过了二十一万,比十五点四万还要多出了六万元。如果七十岁之前出险重疾赋满分,理赔后钱就不再返还了。保障结束,而通过专款专用配置的方案,重疾理赔不影响好年金储蓄账户的收益。该怎么领钱还是怎么领钱。比如说福满芬在六十岁的时候出险了,重疾理赔了三十万,保障就结束了,也没有返还,也没有什么养老金。而如果通过专款专用思路配置人保重疾理赔三十万之后,不影响好年金的保障责任。好年金保险是独立的。到七十岁的时候,还可以领取二十一万多。如果不取出来,从七十岁开始,这个就可以当做养老金来使用,每年可以有八千八百一十九元的养老金可以领取。这才是真正的既有保障又可以返钱的保障方案。花同样十五元的保费,到最后我们能拿到的钱可以差距到二十万之多。看我视频的朋友都我经常给大家强调的是,买保险的基本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我们买保险的方法和思路。所以找我咨询的人很多,无论你在不在我这里买保险,无论你在任何地方买,我都希望你不要为了买而买。核心是要学会使用保险这个工具,用更少的钱配置,更好的保障,真正的能够享受到保险带来的帮助,专款专用,把钱花在刀刃上。像很多掉坑的朋友,买的时候感觉良好,但是过了三五年之后,发现自己买的保险根本不是自己原来想要的东西,钱也花了,进退两难,后悔不已。然后跟别人说保险都是骗人的,最后过来找我咨询张老师,我这个保险感觉好坑呀,你看能不能还能挽救一下,你说这样难受不难受?点赞关注一下吧,张老师带你了解真实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