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访华碰钉子,抱怨没人愿意接见,中方态度很明白了 #硬核深度计划 #聊聊国际关系 #零基础看懂全球 #内容启发搜索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

  • 御风观察
  • 3天前

德国外长访华碰了钉子,还抱怨中国没人愿意见他。中方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了。据路透社十月二十五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五,德国外交部证实,德国外长马德夫尔的访华行程已被推迟。原因是德方提出在访华期间举行一系列会谈,但是中方只批准了一项会,谈及两国外长之间的见面。而这显然也是出于最基本的外交对等礼节。据悉,德国外交部拒绝透露是中国还是德国取消了这次访华行程,但德方抱怨中方没有人愿意见。德国外长认为,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政治事务中有着重要影响力,德国对此事表示遗憾,还再次表示,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十分担忧。据报道,德国外长原定于十月二十六日访华,这也是德国新任总理莫茨上台后,其内阁高官首次访华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准备访华前夕,德国外长公开表示,希望德国和日本联合起来对抗中俄,摆出了一副对中国极为强硬的姿态。据德媒报道,按照计划,马德富尔将和中方讨论稀土芯片出口管制等一系列问题,还要就台湾问题向中方表示关切。据悉,瓦德加尔虽然表示,德国将继续坚持一中政策,但是强调自行决定实施政策的方式,还叫嚣什么反对武力改变台海现状,这显然是打算在台湾问题上浑水摸鱼。在一个中国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搞两面派。中方对于德方的旗强政策态度明确,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的纵容。外交部表示,德方只谈维持现状,却不旗帜鲜明反对台独,这就是在变相纵容分裂中国。换言之,中方对德国方面释放了清晰信号,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德国想对中国玩小伎俩注定行不通。在对台海问题指手画脚后,马德夫尔还放话要和中方重点讨论稀土和半导体出口的管制问题,说什么对中国出口限制感到严重担忧,并暗示中方的做法破坏了自由贸易规则。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德国自身正追随美国的去风险化路线,积极推动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限制与审查。不仅阻止中企参与德国五g网络建设,还计划限制中国在欧洲港口与芯片企业的投资。可以说,德国嘴上喊着不要脱钩,实际行动却配合美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围堵。如今,当中国反制对关键稀土资源实施出口管制时,柏林又装出一副被伤害者的姿态,这种双标姿态注定得不到中方的积极回应。更关键的是,德国的对华路线实际上是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德国制造业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材料与中间产品,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稀土磁材与高端制造零部件领域,中国都是不可替代的供应方。而德国一味追随美国搞政治化,对华政策只会加剧供应链的不稳定,让德国企业在中美博弈中被迫选边战队承担额外成本。在这种背景下,马德夫尔的访华被推迟其实并不意外。中国的外交一向讲求对等和尊重,既不会拒绝交流,也不会配合政治作秀。如果德方只是带着一份施压清单而来,而不是带着诚意探讨合作,中方当然没有必要上赶着配合表演。中国需要的是真正理性独立的对话伙伴,而不是又一个被美国政策牵着鼻子走的跟班。德国要想让中德关系重回正轨,就必须深刻反省其对华政策,重新认识到中德关系的本质不是竞争与防范,而是互利与互补。德国应当秉持务实精神,同中国相向而行,以合作而非对抗为主线,共同维护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这不仅有利于德国的经济复苏,也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否则,一味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最终受伤的只会是德国自己。

🔥 热门活动

添加小助手微信「yh8000m」,领取免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