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的季度预缴申报工资不会填的,大家一定要看好了。这个视频我总结了,大家经常会问的十个典型的高发问题。这十个问题一定有你想知道的,所以点赞收藏不要错过。认真听,仔细记。我们来看,第一个申报时,系统只显示一个月的工资,那我该如何填报这块一定记住我们的季度预缴申报表是累计数天地,所以系统只显示一个月的,不用管它,按一到九月累计数来进行填报。第二个个税是一到九月的工资,但是账上计提的核算的是二四年十二月到八月的工资。那这该如何填报这个季度预缴的工资数据呢?一定要注意在季度申报表的逻辑上,他的工资付报数据是来源于会计核算的第一个账载金额,就看应付职工薪酬的所有贷方二级科目的相加。那我们的第二行就是实发金额,他只看应付职工酬薪酬会计核算的实发工资金额。所以在这儿大家一定注意,它只按会计数据来进行填列。那第二个,你个税是收付时限制,啥叫收付时限制发放工资?次月进行个税的工资申报,在个税上根本没有所属期的概念。所以你不用去考虑这个时间性的差异,就按这个逻辑填报就行了。第三个,这个第二行的工资数据的填报,他说的是实际发放的工资。这个实发工资是扣了个人的个人所得税,个人的社保之前的还是之后的,一定是扣缴个人承担的社保个税之前的应发金额。第四个补发二四年的工资,去年在计提时已经申报了个税,那今年实发大于个税,实发大于账载如何填报?还是那句话,填季度预缴申报表只按账载金额去填,账上是多少,你就填多少,这个是会计口径,不可能改变。第二个,在个税和实发我们的实发和账载产生差异的时候,你能解释清楚就行了。比如说去年发放工资没有,但是账面是计提的,计提时就申报了个税。第一个,这种情况,个税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你刚刚说过了,个税叫收付时限制,但这种情况下没啥大事儿。因为个税早申报晚申报都是申报了。而且这种情况像建筑施工企业第二年才发上年工资,农民工本来按月发放是不用交个税的。你都在第二年一月份发放了,那这种情况就会产生个税不公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情况个税申报有问题,但不是大事儿。嗯,第一个解释个税的方向。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工资薪金在欠薪的。背景下,只要在第二年的五月三十一号之前,实际发放了在企业所得税扣除上就没问题。所以要看的是税收结果,不能只看我们数据的差异。第五个单位统筹部分这个单位的社保没有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填第一行嘛,大家一定注意,我们讲的是应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都应该填报相关的季度预缴申报。所以你没有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包括工资,包括社保等等,都应该按照实质中医形式来填列相关的报表的数据。第六个,个税申报包含了实物福利。那实发是只填工资还是包含实物福利?比如说过中秋节,过年了,给员工发了人人有份可量化的这种实物福利,他是要交个税的。这部分的个税申报是包括的。那在我们填报的季度预缴申报表的第二行,就是我们的实际发放工资时,包不包含福利这一部分答案是不包括一定记住。第二行,实际发放的工资就是指工资数据的应发金额,不包括福利费包中的一些应该交个税的实物福利,要注意区分。第七个,年终奖单独计税的季度申报公司数据如何填列?你记住年终奖,不管是个税单独计税,还是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它都叫我们会计和税收的工资薪金的这个组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填报相关的数据。在我们的季度申报时,不管他个税的计税方法,单独还是合并正常填报。第八个,离职补偿金,该如何申报离职补偿金?他在会计核算上叫辞退福利,但它不属于工资基金。所以在天报季度申报时,第一行账载金额要填第二行实际发放的工资基金他不填,只填第一行第九个总分公司汇总纳税分公司独立申报个税总公司实发大于个税。这种情况咋办?不用咋办,就添上就得了。总分公司所得税汇总纳税,那总公司天列季度预缴申报表的工资数据要包含分公司的。那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形成我们的这个总公司的实际发发放的工资大于个税的。因为分公司自己的个税在分公司属地申报了,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如果出现风险推送疑点来写情况说明解释清楚就行了。第十个集团公司要求我们用的劳务派遣人员必须看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那我的季度预缴的工资数据该如何填报?听好了,还是那句话,季度预缴只看会计核算。同时,按照职工薪酬准则,劳务派遣员工在你们用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控制承担实质用工责任的背景下,他就应该用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借到你们单位的相关的会计核算之中。所以他就应该。填到你们自己的这个应付职工薪酬的相关数据里边。在这种情况下,你账上咋做,你就咋填,保持会计数据来填报相关的这个季度预缴的工资,数据的报表。这十个问题嗯,高发问题听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