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新闻说有个代章公司收了代账费四万九,虚开发票被判了八年多。这个老板直接就被判了无期,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件事情是真的哟,这是七月三十号国税总局通报的一个山西阳泉的案例。一个代账公司负责人收了四点九万的中介费,然后判了八年五个月,幕后老板也是判了无期,骗了这么严重。那具体咋回事啊,简单的说就是一家代账公司帮一个建材公司的老板注册了二十二家空壳公司,专门用来虚开增值税发票。那他们怎么被发现的呀?大数据筛查呀,税务部门发现在三个月当中,他们就注册了三十多家建材企业,而且呢这些企业都是买进沥青、白油这些原料。但是呢卖出去的呢却是水泥、沙石这些建材。那这有什么问题啊?问题大了哟,因为现在每种商品它都有一个税收服务编码,你买的编码和卖的编码不匹配,那么系统就会预警,就会认为你这个企业存在虚开的情况,就会来查你除了编码,还有其他的破绽吧。他破绽不止这一点呢,还有很多。比如说他的这些企业的这些注册地址都在什么偏远的农村,甚至还有养猪场报运发票也显示,这个车辆根本就没有到过注册地。税务部门还能去查车辆轨迹吗?当然了,税务部门和交通部门已经是连通了的,所以只要一比对,就知道你这个车辆去过哪儿,没去过哪儿。那代证公司又是怎么去参与的,代证公司呢就找到这一个建材公司,说注册一家公司给六千的代理费,后续的开票代账都由代账公司来负责。所以呢,这个代账公司和建材公司就这样达成一致了嘛,然后就开始违法操作了嘛。那具体涉案金额是多少,我记得他们的接受发票是五百八十多份,金额是三点多个亿,开了发票是一千九百多份,金额是两点多个亿。涉税总金额我记得很清楚,是五点六个亿。那这些空壳公司到底有什么特征啊?特征很明显的,它没有固定资产,没有水电费,没有人工费,没有租赁费,就连对公账账户的流水都很少,即便是有钱进来,也很快就转出去了。这哪里像正常经营的情况嘛,那为什么怠政公司负责人也会被判刑,因为有法律规定啊,你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还要介绍他人,为自己,只要和实际经营情况不符,那都是虚开啊。那这个建筑材公司。老板为啥又被判成无期徒刑了呀?这就是根据二零二四年的最高院司法解释来的你的虚开税额达到了五百万以上,就算是数额巨大了,这个是要判十年以上或者无期的。现在虚开查的真有这么严的吗?非常严,特别是二零一六年以后,应改增之后,有了商品税收编码,再加上大数据监管。所以虚开发票就很容易被查出来。那作为会计,我们应该如何的保护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去守住红线,绝对不要去参与虚开。很多老板呢财务经理啊,他又想虚开,又不想承担责任,就总是让会计去做。那如果老板逼迫我们去给他开发票,还没有咋办?坚决要拒绝,你宁可丢掉这份工作,也不要去触碰这些红线。那老师能不能讲一下虚开发票,具体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来,我给你详细的说一下,二零二四年的一个最新标准啊,虚开的税额十万到五十万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两万到二十万,虚开税款五十万到五百万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罚金是五万到五十万,虚开税款是五百万以上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罚金是五万到五百万,甚至是没收全部财产。那还有比这个更严重的情节吗?有比如说你无法追回的这个税款达到三十万以上的,还有五年内因为虚开受到过处罚,然后你又犯罪了,你这些情况都会加重。那这些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件事情呢给了我们三个启示。第一个就是大数据监管是你逃是逃不掉的。第二个就是参与虚开,你一定会被法。第三个就是财务人员,会计人员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那如果遇到这种复杂的税务风险,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去做防范?这个呢就需要专业的财税老师来指导你了。所以呢你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来问我,一定要记住,宁可少赚钱,也不能去触犯法律红线。

